“2022年碳排放指標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5%,完成年度任務,污染減排指標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分別實現減排100噸、5噸、20噸、5噸,完成任務目標,環境空氣質量,1-12月縣城優良天數達354天,超任務8天......”近日,在紫陽縣第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上,縣政府提交了2022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曬出了一份過去一年的環保成績單,這份成績的背后既有縣政府持續推動環境質量和生態品質“雙提升、雙改善”的不懈努力,也凝聚著紫陽縣人大常委會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高質量開展監督工作的責任和擔當。
近年來,紫陽縣人大常委會對縣政府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持續監督,以人大依法履職推動全縣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紫陽縣人大常委會每年對環境保護工作依法監督,這項工作從2017年就已經開始了,我們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選準切入口,直指環保工作的難點開展依法監督。聽取報告、知曉主要環保指標完成情況,只是開展此項工作的形式,每年聚焦具體問題促進問題的解決,才是我們開展監督和調研的意義和目的。”在2023年召開的專題監督調研會上,調研組組長說。為推動解決群眾關心關切的環保煩心事,紫陽縣人大常委會在監督方式上狠下功夫,通過“全鏈條、全環節、全覆蓋”監督閉環,在調研開始前,充分發揮代表作用,利用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家站點”廣泛征集意見建議,搜集掌握了污水處理、“散亂污”企業污染環境等環保問題,帶著問題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點位實地察看。
每到一個點位,調研組都沉下身子靜下心,查閱資料、收集數據、查找問題……用細致專業的態度,認真審核著每一個數據和每一篇報告。“只有刨根問底才能倒逼責任單位答出真實情況,調研組必須把情況了解深、掌握透,才知道我們的手往哪里伸、力往哪里發。”通過走訪、座談,調研組收集意見建議10多條,交縣政府處理,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定期通報問題整改進度。
在此過程中,紫陽縣人大常委會不斷完善監督機制,創新監督方式,聽取報告的同時,通過開展執法檢查、專項視察、專題詢問等多種手段,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督促責任部門增強抓好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識,使人大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更好地發揮監督作用。(金冠全、張明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