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人大概況 工作動態 鄉鎮人大 重要發布 監督視窗 代表工作 會議專題 理論調研 自身建設 法治聚焦 人大文苑
今天是:
信息詳情
紫陽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3月20日)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 編輯: 時間:2022-04-08 08:47:55 點擊數:37528

紫陽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23月19日在紫陽縣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次會議上

紫陽縣人民政府縣長  向德剛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十八屆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縣十八屆人民政府工作回顧

過去五年,是紫陽聚力攻堅克難、砥礪拼搏奮進的五年,也是推動發展躍升、實現全面小康的五年。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艱巨繁重的發展任務和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縣委堅強領導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持下,統籌推進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整縣脫貧摘帽如期完成,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順利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和“十四五”良好開局。

五年來,我們聚力追趕超越,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圍繞加快發展主題,緊扣追趕超越主線,推動經濟總量發展質量同步提升。2017年至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由80.48億元增加到107.84億元,年均增長6%;累計實施重點項目739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5億元;財政支出規模由26.57億元增加到34.3億元,年均增長5.8%,財政收入稅收占比由63.1%增加到80.3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9552元和11966,年均增長3%、6.4%。先后榮獲國家榮譽10項、省級榮譽13項,2019年榮獲全省踐行新發展理念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爭先進位縣。

五年來,我們決戰深度貧困,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全面推進“五大工程”,精準落實“八個一批”,舉全縣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累計投入資金94億元,實施各類扶貧項目8424個,產業就業幫扶14.17萬人,易地扶貧搬遷6.4萬人,教育、健康、兜底等政策措施精準落實。被確定為全國科技扶貧示范縣,技能扶貧經驗入選全國優秀扶貧案例和全球減貧最佳案例,健康扶貧經驗入選國家基層健康扶貧典型案例。全縣13.2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3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2月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五年來,我們加快轉型升級,綠色產業持續壯大。堅持綠色循環發展,全力推動產業提質增效,三次產業結構優化至17.6:40.4:42.0。紫陽富硒茶被認定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入選中歐互信地理標志協定保護名錄,紫陽縣入選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連續四年榮膺全國茶業百強縣。縣產業園區聚集企業32家,被確定為全省示范縣域工業集中區。“一城三鎮”旅游發展格局初步形成,茶馬古道文化旅游區躋身3A景區,成功創建任河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煥古鎮入選省級旅游特色名鎮。建成縣電商服務中心、智慧物流中心和171個鎮村電商服務站點,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績效獲得好評。

五年來,我們推動協調發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突出城市功能品質提升,狠抓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著力打造山水人文縣城、特色精品集鎮和美麗宜居鄉村。相繼實施河堤路綜合改造、西門河新區、仁和千戶社區、縣城道路改造提升等重點項目,改造棚戶區、老舊小區4654戶,建設保障房6527套,成功創建省級生態園林縣城,榮獲全省縣城建設先進縣。建成污水處理廠18個、區域性垃圾處理場3個,綠化造林45.83萬畝,森林覆蓋率64.52%,榮獲全國綠化模范縣。第一輪中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全部完成,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成效明顯,漢江水質持續穩定達標,縣城環境空氣質量排名省市前列。

五年來,我們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活力加速釋放。商事制度改革、政務服務工作先后兩次受到國務院通報表彰。2020年度縣級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排名全國第十四、全省第,獲財政部通報表揚。紫陽被確定為全國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縣、全國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制度試點縣、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試點縣、全省科技創新驅動縣域經濟發展示范縣。“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全程代理”政務服務模式全省推廣,五位一體政務公開模式得到中省市肯定。政府機構改革、經營性事業單位改革利完成,農業農村、社會事業、綜合執法等領域改革取得新成果。

五年來,我們堅持共建共享,民生福祉更加殷實。累計民生投入141.1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5.5%。引進各類人才1798名,免費技能培訓2.5萬人,新增城鎮就業1.13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參保率98%,基本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99.8%,發放各類社會救助資金5.67億元。高考本科達線人數連續十五年保持增長,成功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省級“雙高雙普”合格縣?h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縣中醫院遷建投用,新建鎮衛生院6、標準化村衛生室152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達標,被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七五”普法圓滿收官,社會治理有力有效,榮獲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全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全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縣,連續七年榮獲全市平安建設先進縣。

五年來,我們狠抓自身建設,政府效能不斷提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省委、市委、縣委部署要求。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65件、政協委員提案317件。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打造守正創新、擔當有為、高效務實、廉潔勤政政府班子。嚴格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回復辦理群眾訴求和建議2.1萬件,文件、會議、檢查逐年精簡,“三公”經費壓減50.9%。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制定完善政府工作規則、財政績效管理、行政效能審計等制度和辦法,加強重點領域監管,推動審計監督全覆蓋,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剛剛過去的2021年,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歷經全縣人民五年艱苦奮戰,紫陽全面消除了絕對貧困,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時期,遭遇數十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災害,雨情之大、受災之廣、損失之重歷史罕見。全縣上下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落實劉國中同志、趙俊民同志來紫陽調研指示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眾志成城投入搶險救災,全力以赴穩定經濟增長,積極應對、主動作為,奪取災后恢復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紫陽作為6個抽樣縣之一,代表全省迎接國家首次鞏固脫貧成果實地考核評估和財政銜接資金績效評價,在大戰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

統籌經濟運行與災后恢復穩增長。堅持發展為要、穩中求進,落實省市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扎實做好“六穩”“六!惫ぷ,千方百計強基補短、賦能提效,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回升,縣域經濟穩定恢復向好。及時出臺9方面政策舉措,籌集資金1.25億,全力組織開展災后恢復重建,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秩序快速恢復。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5%,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6%、10.2%。

統籌鞏固拓展與有效銜接防返貧。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4.25億元,實施鞏固銜接項目453個,313個經營主體帶動1.05萬脫貧戶增收,47個百戶以上安置社區實現新社區工廠全覆蓋,2鎮10村鄉村振興示范鎮村建設穩步推進,“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水平穩步提升。扎實開展“六查”“六問”行動,做實做細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年度消除風險1559戶5170人,新納入監測對象1495戶5388人,全縣沒有出現返貧和新增致貧。鞏固脫貧成果工作得到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同志充分肯定。

統籌重點項目與產業發展強基礎。扎實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年”,爭取各類補助資金31.5億元,引進落地招商項目76個,實施重點項目150個,紫府路改造、紫邑新城保障性住房等59個項目建成投用,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3.8%。深化企業幫扶“六個一”工作機制,減稅降費2150萬元,發展新社區工廠35家,培育“五上”企業12戶,新增市場主體2758戶。新建茶園3185畝,年產茶葉9523噸,綜合產值達到55億元。新建標準化廠房1.4萬平方米,引進入園企業3戶。青中郭家梁民宿改造項目投入運營,成功舉辦“春之茶”開園季等系列文旅主題活動,獲評2021年度全國區域特色美麗茶鄉。

統籌城鄉建設與生態保護優環境。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河堤路防洪治污道路提升二期工程、西門河避災廣場等重點工程穩步推進,541國道任河咀過境段、縣城紫府路綜合改造、權河至高橋公路建成通車,完成縣城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2725戶,蒿坪副中心和煥古、向陽等重點集鎮加快建設,創建國家衛生示范鎮4個、省級美麗宜居示范2個。全力做好中省生態環保督察配合保障,加快推進蒿坪河流域污染防治,治理水土流失3300公頃,新營造林14.65萬畝,漢江出紫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國家Ⅱ類標準,縣城空氣優良天數排名全市第一。

統籌民生保障與安全穩定促和諧。常態化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接種疫苗40.88萬劑次。新增城鎮就業2316人,發放各類救助補助資金1.65億元。在全省率先完成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任務,順利通過國家級健康促進縣技術評估,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陜西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五窗聯動”政務服務模式在全省推廣,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試點榮獲全省人社改革創新成果獎。成功創建首批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經驗在全推廣,安全生產扎實有效,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國防動員、退役軍人事務、統計、老齡、金融、供銷、氣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五年櫛風沐雨,激蕩奮斗精神!最振奮人心的是,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全縣上下迎難而上、盡銳出戰,中省市縣160個單位傾情幫扶、合力攻堅,廣大干部群眾戰天斗地、苦拼實干,用忠誠擔當向黨和人民兌現了莊嚴承諾,全縣13.2萬貧困群眾沒有一個人掉隊,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完成了紫陽脫貧摘帽、人民實現小康的歷史夙愿。最感動人心的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多輪沖擊,全縣上下齊心協力、共克時艱,廣大醫務人員白衣執甲、英勇無畏,部門鎮村全員上陣,社會各界守望相助,共同筑起堅固防線,累計排查26.25萬人,隔離觀察9.48萬人,171名醫務、警務人員先后馳援武漢、河北、西安,實現確診病例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境外疫情零輸入,用盡責奉獻全力守護紫陽一方平安。最凝聚人心的是,去年8特大暴雨災害面前,全縣上下以汛為令、向險而行,黨員干部身先士卒、沖鋒在前,3000多名干部職工堅守在抗洪搶險和災后重建第一線,與群眾心手相牽、并肩作戰,17472名群眾及時轉移避險,5590名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堅定意志,打贏了防汛救災這場硬仗,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心系百姓傾情赴,每遇險重挺身出!一場接一場的艱苦奮戰,一棒接一棒的奮力奔跑,每一份辛勤付出值得頌揚,每一堅毅的身影都令人仰望,激勵我們在新時代擔當作為、在新征程再創輝煌。

歷經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五年發展歷程啟示我們:必須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持之以恒推動省委、市委、縣委工作安排落實落細;必須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持之以恒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始終堅持為民服務宗旨,堅定不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之以恒創造高品質生活;必須始終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之以恒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始終堅持擔當實干作風,堅定不移推進工作爭先創優,持之以恒打造人民滿意政府。五年的發展與進步,取得成績榮譽,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人大、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歷屆政府班子接續奮斗的結果,更是全人民苦拼實干、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全縣廣大干部群眾、離退休老同志、武警官兵,向各人民團體,向所有關心支持紫陽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級領導、各位朋友、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紫陽發展還面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不大、產業質效不優、項目儲備不足、創新動能不強,人才緊缺亟待破解,營商環境還需優化,發展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鞏固脫貧成果任務艱巨,城鎮承載能力相對不足,生態環境保護壓力較大,城鄉基礎設施有差距,公共服務水平有待提升,安全生產基礎仍然薄弱;個別單位工作標準偏低、服務效能不優,少數干部缺乏創新意識、工作作風不實,虛從、躺平、推諉等現象時有表現。對此,我們將以高度負責的態度,采取有力舉措切實予以解決,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

二、未來五年工作安排

按照縣十六次黨代會部署和全縣“十四五”規劃,今后五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再接再厲,深入實施“生態立縣、產業富民、民生優先”戰略,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建設優美、富裕、幸福紫陽,奮力譜寫紫陽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6.5%,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6.5%、7.5%,經濟發展質效全面提升,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核全市排名前列。

(一)聚焦開放創新,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投資拉動、開放帶動、創新驅動協同發力,為轉變發展方式、壯大縣域經濟蓄勢賦能。樹牢項目為王理念,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狠抓產業項目,“十四五”規劃為統領,儲備項目1000個以上,每年實施5000萬元以上項目50個以上,建成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重大項目,以高質量項目引領高質量發展。強力推進招商引資“一號工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健全招商責任體系,完善全程服務機制,突出產業鏈招商,引進優質項目落地,增強經濟發展后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創新,主動對接秦創原平臺,建立科技資源統籌中心,深化政企院校合作,大力培養引進優秀人才,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建成省級創新示范縣。

(二)聚焦鞏固銜接,助推鄉村高質量發展。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堅持“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主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嚴守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紅線,做優鄉村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大就業幫扶,強化搬遷后扶,進一步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保障水平,持續做好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用好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支持政策,加快鄉村振興示范鎮村建設,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持續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落實農村領域改革重點任務,完善創新鄉村治理機制,扎實有效推動鄉村振興開好局、起好步。

(三)聚焦融合共進,帶動城鎮高質量發展。以漢江生態經濟帶為引領,以新型城鎮化五大行動為抓手,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強化城鎮規劃管控,加快以縣城為主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一核一圈多點”的城鄉發展格局。實施“美麗縣城、品質提升”行動,推進新區建設和舊城更新,加快一江兩岸、一城四融通,提升縣城功能品質和承載能力,營造優美、舒適、便捷、安全的城市環境,創建省級縣城建設示范縣,打造安康向西南開放的門戶縣城。穩步推進縣城相關功能向蒿坪、向陽兩鎮疏解,分類分步推進重點集鎮建設,改善集鎮面貌,促進擴容提質,打造特色精致宜居城鎮。積極推進跨江橋梁、干線公路等重點交通項目,完善城鄉基礎設施,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四)聚焦強鏈升級,加快產業高質量發展。堅持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實施重點產業鏈長制,做優做強富硒首位產業,構建綠色循環產業體系,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形成富硒產業和文旅康養兩大百億級產業鏈,培育足療養生、生物醫藥兩條產業鏈。堅持“一業突破、多業并舉”,打造以富硒茶為主的“硒+X”產業體系,建成全省富硒產業強縣。做優一縣一區、一區兩園”,提升管委會+公司運營水平,增強產業園區集聚能力,爭創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立足“山水硒、茶歌道”資源稟賦,加快康養基地、核心景區、重要節點、精品游線、服務體系建設,構建特色旅游縣城、特色旅游鎮和旅游示范村為主體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創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縣。積極發展歸雁經濟、總部經濟、電商經濟、經濟和碳匯經濟等新業態,培育新經濟增長點。

(五)聚焦環境保護,推動生態高質量發展。牢記“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科學論斷,堅決打好藍天、水、凈土保衛戰,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傾力守護紫陽綠水青山。嚴格落實國土空間規劃,持續抓好秦嶺、巴山生態環境保護、漢江水質保護和大氣、土壤污染防治,扎實整治蒿坪河流域突出環境問題,加快生態修復治理和環;A設施建設,完成省級森林城市創建,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深入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部署,積極爭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縣,建立生態核算評價體系,完善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大力倡導簡約適度、低碳環保的生產生活方式,形成全民參與、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

(六)聚焦品質生活,促進民生高質量發展。緊盯群眾所需所盼,堅持辦好民生實事,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改善生活品質。優先保障重點群體就業,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推動鄉村教育固本強基,加快城區教育擴容提質,促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積極推進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深化健康紫陽建設,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提高醫療服務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化陣地建設、人才培養、文藝創作和產業培育,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支持發展公益事業,織密兜牢民生底線。全面推進“八五”普法,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扎實抓好安全生產、信訪穩定等工作,有效防范各類風險隱患,創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紫陽。

三、2022年重點工作

今年奮斗“十四五”、開啟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實縣第十次黨代會部署、加快紫陽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我們將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三新”“三高”,聚焦聚力“六穩”“六!,大力實施“生態立縣、產業富民、民生優先”戰略,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推動各項事業開好新局,奮力實現爭先進位目標,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9%。

圍繞全年發展目標,重點做好七方面工作:

(一)突出項目投資帶動,全力推動經濟發展開新局

實施項目儲備提質行動。緊跟國家政策導向投資方向,搶抓省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綠色循環發展、培育重點產業鏈、支持縣域經濟發展、落實“一縣一策”事項清單等有利機遇,突出富硒產業、生態環保、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精心策劃儲備一批重大項目,積蓄高質量發展后勁。建立項目前期工作專班,依托省市部門和專業機構力量,做深做細項目策劃包裝,千方百計申報爭取項目落地建設。新策劃儲備重點項目200個以上,項目庫新增投資200億元以上;完成重點項目前期100個以上,轉化率達到20%以上;爭取到位各類資金40億元以上。

實施項目建設提速行動。深入落實全省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年、全市深化產業項目建設年要求,適度超前布局交通、水利、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重點產業補鏈、延鏈、強鏈項目,加快推進生態環保、民生保障等領域補短板項目。全力加快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開工建設蒿坪至雙安公路改造、翰嘉裕鞋服制造、富氫富硒水開發項目,加快實施蒿坪河水系綜合治理、重點流域堤防等項目,建成投用擂鼓臺旅游公路、和平至煥古旅游公路、和平跨江大橋等項目,實現541國道紫陽段全線貫通。全年實施重點項目190個,完成投資80億元以上。

實施項目管理提效行動。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項目包抓推進機制,全力做好拆遷、資金、審批等要素保障,扎實抓好開工、建設、投產等跟蹤服務,著力破解用地、用工、用電、融資等難題。實施重點項目流程再造,加強項目全周期管理,堅持“每月調度、雙月督導、季度開工、半年點評、年度考核”,強化清單管理、分析研判、監測預警和約談提醒等舉措,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形成“一切圍繞項目干、一切圍繞項目轉”的良好氛圍。

(二)突出返貧風險防范,全力推動鄉村振興開新局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落實“1+32”有效銜接政策,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飲水保障水平。常態化開展防返貧動態預警監測幫扶,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統籌整合涉農資金4.8億元,實施有效銜接項目400個以上,增強脫貧村穩定發展能力。完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集中扶持150個村集體經濟,穩定技能培訓、公益專崗、轉移就業規模,有勞動能力脫貧戶至少一人穩定就業,提升產業就業幫扶成效,促進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堅持搬遷后扶“365”模式,完善社區管理服務機制,配套文體商貿等功能設施,培育新社區工廠20家以上,確保搬遷群眾樂業安居。加快農村道路、農田、飲水等設施恢復重建,持續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完成因災損毀唯一安全住房搬遷安置戶入住,防止因災返貧致貧。全面整改中省市反饋問題,加強扶貧資產管護,有效防范風險隱患,推動鞏固脫貧成果上臺階。

示范引領推進鄉村發展。接續推進有效銜接工作,扎實抓好鄉村發展、建設和治理。高標準開展鄉村振興試點示范,加大政策支持、資金投入和幫扶力度,加快蒿坪鎮、煥古鎮和10個村示范鎮村建設,為全縣樹立標桿、提供經驗。統籌鄉村全面發展,分類推進規劃編制、產業增效、生態修復、基礎建設,形成以點帶面、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聚力打造美麗宜居鄉村。大力推進鄉村建設,新建河堤12.5公里,硬化道路180公里,改造農網130公里,加快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治理村容村貌和生活垃圾污水,突出抓好10個市級示范村建設,完成農村改廁3000戶以上,創建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2個,各鎮分別培育1個示范村,形成“一戶一景、一村一畫、一線一貌”的農村新氣象。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推廣“321”基層治理模式,鄉賢力量作為重要支撐,以新民風引領移風易俗,吸引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鄉村善治水平。

(三)突出鏈長機制牽引,全力推動產業升級開新局

做優富硒產業鏈。建立富硒產業“鏈長制”,健全“一名鏈長+一個專班+一批項目+一套政策+一抓到底”責任體系,聚力打造富硒百億級產業鏈。完成全縣富硒資源詳查結果評審,加快培育“硒+X”全產業體系,富硒產業產值增長10%以上。大力推進茶產業全鏈創新發展,全面提升茶園管護水平,改造低產茶園3萬畝,建設數字化茶園基地10個,力爭茶葉產量突破1萬噸、綜合產值突破60億元。促成中茶紫陽富硒茶公司投產運營,深化與中國農科院等科研院校、京東等國內知名平臺合作,加品種選育、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推動茶產業向基地數字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產業一體化發展邁進。全面落實田長制,完成高標準農田年度建設任務,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嚴守耕地保護紅線,扛牢糧食安全責任。因地制宜發展魔芋、林果、畜禽、漁業、中藥材等產業,提升產品附加值和比較效益。實現行政村特色產業園全覆蓋,培育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5個以上,爭創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培育工業增長極。提升園區發展能級,抓好企業培育成長,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全力穩定工業經濟增長。優化縣產業園區機制體制,推行“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促進園區平臺公司運營增效,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加快入園企業投產達效。圍繞硒谷、恒紫園區發展定位,分類制定“畝產效益綜合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穩步推進“騰籠換鳥”行動“僵尸企業”清理,積極化解園區項目遺留問題。新建標準化廠房2萬平方米,引進入園企業5家以上,園區產值增長10%以上。大力支持傳統產業創新發展,培育壯大富硒食飲品、新型材料、生物醫藥三大支撐產業,加快發展包裝飲用水產業,有序承接鞋服制造、毛絨玩具等產業項目,建設紫陽智慧物流園、電商孵化園,擴大鎮村標準化電商服務站點,延伸快遞進村覆蓋范圍,完善城鄉商貿物流服務體系。建立中小企業梯次培育庫,積極培育龍頭企業,扶持壯大骨干企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戶以上。

提升文旅吸引力。圍繞文旅康養產業鏈發展目標,編制完善全域旅游、重點景區、康養基地規劃,以縣城、漢江、文筆山為核心打造特色旅游縣城,煥古、向陽、蒿坪3個特色旅游為支撐,10個旅游示范村為節點,布局漢江、任河、蒿漢沿線三條精品旅游線路,培育康養旅居新業態,加快發展全域旅游。實施文筆山旅游基礎設施(六期)、茶馬古道旅游綜合開發(二期)、瓦房店會館群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文筆山4A景區、茶馬古道4A景區創建,力爭完成煥古硒茶旅游鎮3A景區創建。開通旅游微信公眾號,健全景區無線網絡,開發特色旅游產品,完善酒店、民宿、步道、停車場等設施,打造富硒美食、文化休閑等特色街區,培育高品質夜間經濟聚集區生活圈,豐富食、購、娛、游、宿等消費業態,提升旅游服務接待能力。加強旅游品牌宣傳推介,精心組織春茶開園季、四季文旅主題系列活動,推出《貢茶傳奇》等紫陽民歌劇,擴大旅游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來紫陽旅游。

(四)突出品質功能提升,全力推動城鎮融合開新局

完善城市功能。堅持山水共生、產城融合、人文互動,更新縣城建設規劃,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打造宜居宜游的山水人文城市。大力推動老城更新,啟動老城記憶文化街區市政改造,實施紫陽港至火車站道路改造,加快河堤路防洪治污道路提升(二期)、漢江大橋至彩虹橋道路、溫德姆城市商業綜合體建設,完成魯班巷以西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高標準推動新區建設,提升西門河、任河咀、曹家壩片區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盤活尚都濱江商業街等閑置資產,實現江北江南同步發展。實施重點區域綠化、亮化、美化,完善燃氣、、停車場市政設施,建成西門河城市廣場人防工程、縣城口袋公園,提升城市品質。

強化精細管理。樹立現代城市經營管理理念,堅持以繡花功夫抓好城市精細化管理,建立工作任務清單,細分網格單元職責。加快“智慧城市”建設,聚合資源接入數字化城管平臺,促進各職能機構信息共享和集成運用,穩步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大力實施拆違控違行動,規范交通秩序和車輛停放,加強社區物業收費和服務監管,逐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綜合處置,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鞏固提升國家衛生縣城、省級生態園林縣城創建成果,深入開展各級各類文明創建活動,促進城市發展共建共管共享,塑造規范、整潔、靚麗的山城。

建設特色集鎮。堅持“一鎮一特色、一鎮一精品”,修訂完善鎮村控規詳規,延續歷史文脈,保護傳統風貌,著力補短強基,加快擴容提質,推動集鎮特色化精致化發展。聚焦“優美紫陽·宜居城鎮”主題,集中支持蒿坪鎮、煥古鎮、向陽鎮等重點集鎮,大力建設城關、漢王、洞河等沿江集鎮,扎實推進蒿坪金石黃金、毛壩觀坪山、煥古鳳茗、雙安桃源硒谷等田園綜合體項目,完善提升各鎮道路、管網、通訊、環保、市場、教育、醫療、養老等配套設施,厚植新型城鎮化發展基礎。

(五)突出全域系統治理,全力推動生態建設開新局

堅決抓好問題整改。堅持問題導向,嚴格對標對表,全面徹底整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通報問題,強力推進蒿坪河流域污染治理,做好小米溪、陳家溝等流域環境應急處置,完成堰溝河流域污染治理工程,加強蒿坪河流域水質動態監測,推動蒿坪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堅持舉一反三,突出常態長效,深入開展生態環保大排查大整治行動,以零容忍的態度依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用鐵的決心、鐵的手腕維護生態環境安全。

系統推進生態治理。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持續做好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加強漢江及其支流、城鎮飲用水源地保護,建成縣城污水處理應急管網,實施3鎮18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確保全縣河流清澈、水質優良。傾力保護秦嶺、巴山生態環境,有序推動礦山企業退出,強化林長制責任落實,完成大巴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修復工程,綠化造林12.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467公頃。加強大氣污染防治,落實治霾“六項措施”,空氣優良天數繼續保持省市前列。啟動建設縣城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場,加強農村面源污染防治,確保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

全面加強環境保護。嚴格落實生態環保“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認真執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制度,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堅決守好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貫徹落實碳中和碳達峰行動年度實施方案,完成省市下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加快創建省級森林城市,積極開展綠色單位創建活動,引領廣大群眾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形成共筑生態文明、共建優美紫陽的生動局面。

突出重點關鍵領域,全力推動改革創新開新局

大力實施開放招商。堅持精準、專業、務實、簡約要求,落實“144520”招商引資機制,以實施產業鏈鏈長制為抓手,聚焦京津冀、長三角、江漢經濟圈、成渝經濟圈等區域,瞄準富硒產業、文旅康養、城鎮建設、新型材料、生物醫藥和新社區工廠等領域,積極引進產業鏈關鍵環節企業重大招商項目,完善產業鏈條,暢通產業循環,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制定招商引資政策指南和項目清單,精準實施領導帶隊招商、專班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平臺招商、云上招商,審慎承諾和剛性兌現招商優惠政策,落實重點招商項目全周期服務、全要素保障,提高招商引資成功率和落地率。積極發展總部經濟、歸雁經濟,做好回引項目對接、土地供應、金融支持、服務保障工作,創造條件招引企業總部入駐紫陽,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全年組織招商推介10次以上,引進總部型企業2家,億元項目5以上。

持續深化重點改革。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實現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加快推進“證照分離”涉企經營許可改革,深入實施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和“互聯網+監管”制度。積極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創新提升“五窗聯動”政務服務模式,實施幫辦代辦“春風服務”活動,高效辦理12345熱線工單。深入落實各級惠企紓困政策措施,持續推進“六個一”企業幫扶機制,新增市場主體2500戶以上、企業27以上。深化農村“三變”改革,鞏固提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延期政策,支持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穩步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畝均效益、醫療保障、國有企業等領域改革任務落地,推動實施一批切口小、見效快的改革舉措,讓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加快推進自主創新。主動對接融入秦創原平臺,做好重大項目、重大平臺、重要活動、重要成果申報爭取。依托產業園區建立研發、承接、轉化平臺,建成農業產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一期)。加強與中省市科研院所合作,深化產業協同創新,促進成果轉化應用。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家以上。推動縣級投融資平臺融合升級,著力破解產業發展和重大項目融資問題。激勵各行業各領域立足實際全面創新,力促一批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微創新”取得新成果。完善人才引進培養、考核評價、關愛激勵和服務保障機制,引進重點行業緊缺和高素質人才200名以上,組織民營企業家、專業人才、技術骨干等外出培訓100人次以上,著力解決縣域發展人才短板問題,逐步建立英才匯聚、結構合理、各展所長、扎根紫陽的人才隊伍,為全縣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七)突出民生民意需求,全力推動社會事業開新局

用共建托舉幸福。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協調發展社會事業,促進公共服務優質均衡,共建共享幸福生活。穩步推進“雙減”和高考綜合改革,優化中小學校規劃布局和資源配置,持續改善城鄉辦學條件,新建毛壩中學宿舍樓、瓦廟鎮中心學校綜合樓、蒿坪小學學生食堂等項目,新補充教師60名,培養骨干教師80人以上,提高高考達線比例和“雙一流”高校錄取率。加快推進縣醫院門診醫技綜合樓、縣疾控中心實驗樓衛生重點項目,促進縣鎮村三級公共衛生機構提達標,實現移民安置點衛生室全覆蓋,引進招錄衛生專技人才60名,提升醫療服務保障能力。扎實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加強瓦房店會館群、東城門等文物資源保護利用,做好紫陽民歌、漢調二黃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大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鞏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成果。

用普惠潤澤民心。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工作,切實保障基本民生,不斷滿足群眾期盼。落實就業優先政策,保障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發放創業貸款2000萬元以上,新增城鎮就業2000人以上,公益崗位就業5000人以上。推進全民參保計劃,提高社保、醫保參保率,完善醫療救助制度,拓展異地就醫結算,加強城鄉低保動態管理,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落實三孩生育配套政策,發展普惠托幼托育服務,實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一老一小”服務水平。做好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開展雙擁示范縣創建。支持發展慈善事業,加強婦女兒童關愛保護和殘疾人服務保障。

用善治守護安寧。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慎終如始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工作,推動疫苗接種“應接盡接”,堅決守住疫情防控成果。深化平安紫陽建設,不斷創新社會治理,做好信訪問題源頭治理和積案化解,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鞏固拓展掃黑除惡成果。扎實抓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收官,持續開展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專項治理,堅決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加快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極端天氣和地質災害防范,啟動實施“十四五”新一輪避災搬遷。扎實抓好應急管理、市場監管、防災減災等工作,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各位代表,今年我們圍繞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梳理了16民生實事候選項目,提請大會全體代表票決。我們將全心全意辦好民生實事,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向全縣人民兌現承諾。

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各位代表,展望紫陽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景,新一屆政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始終,在委的堅強領導下,鐵肩忠誠擔當,高效履職作為,認真踐行人民政府為人民的宗旨,努力使政府各項工作讓人民滿意。

始終扛牢政治建設第一責任。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牢記“國之大者”,第一時間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縣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推動紫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實際行動把旗幟鮮明講政治體現在政府工作的全過程、各領域。

始終堅持依法行政第一準則。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全面實施“八五”普法,提升政府法律顧問服務質量,堅持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開展政府系統干部全員法治培訓。積極創建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進一步健全政府規章制度、規范行政決策程序,全面主動落實政務公開,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劃界,推動政府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公平正義。

始終樹牢實干爭先第一導向。持把擔當實干、爭先創優作為政府為政之道、干部立身之要,倡行有知無畏、敢做善為,始終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系統推動紫陽改革發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行工作清單管理、責任閉環、一線落實、典型引路,用新思路、新理念、新辦法破解難題,以釘釘子的精神一抓到底,以過篩子的方式督查問效,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把事干成干好,全力推動各項工作爭創全國先進、走在省市前列。

始終堅守清正廉潔第一底線。一以貫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切實履行“一崗雙責,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持之以恒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強化“勤快嚴實精細廉”作風,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樹牢過緊日子的思想,繼續壓減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把為基層減負落到實處。加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監管,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強化廉政風險防控和審計監督全覆蓋,支持紀委監委履行職責,始終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時代風勁潮涌,新征程藍圖繪就。站在紫陽邁向全面現代化新起點,全縣人民同心同向、勇毅前行,我們使命在肩、矢志奮斗!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腳踏紫陽大地,深耕紫陽沃土,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為建設優美、富裕、幸福紫陽,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而努力奮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紫陽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網址:www.843l2x2fcz.com
主辦單位:紫陽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承辦單位:紫陽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辦公地址:紫陽縣人大辦公室3樓 郵編:725300
備案號:陜ICP備2021004765號
女人寂寞偷人视频a级